Search

《活出意義來》作者法蘭克是個在二戰時期經歷過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,他同時也是一位神經學家暨心理醫生。這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活出意義來》作者法蘭克是個在二戰時期經歷過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,他同時也是一位神經學家暨心理醫生。這本書就是他在集中營的真實經歷。

他在集中營的生活,所有身外之物、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,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。在這樣的絕境之下,作者體悟到了一個道理,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,外在條件再怎樣不受自己控制,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「人類終極的自由」,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。

這邊擷取 Stephen Covey 在《與成功有約: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裡面對本書的精闢見解,做為此書要傳達的核心精神之一:「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有個空隙,讓我們有權選擇如何回應,而我們的回應則決定了我們的成長與自由。」

如同村上春樹對於慢跑的感悟,跑步時身體上的痛楚是難免的,但是你的心態是享受這段磨練的過程,還是感到自己不情願地在受苦?要用什麼心態看待「痛楚」,最終的決定權在你自己。

👇《活出意義來》讀後心得:集中營倖存者教我的3件事
https://readingoutpost.com/mans-search-of-meaning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